“一带一路”算力市场及政策深度解析:全球算力合作的新蓝海
国内算力市场正在经历“区域资源分布不均”和“高端需求紧张”的双重压力。不妨换个视角,从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寻找突破口。
“一带一路”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大通道为依托,推动国内算力资源更高效地融入全球市场,与中亚、东南亚等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接。在政策扶持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,算力产业不仅助力国内资源优化,还为沿线国家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,开启共赢的新篇章。
接下来,小智将从政策背景、典型案例和市场机遇等多个方面,深入探讨“一带一路”如何成为算力市场发展的强力引擎。
—政策背景—
构建全球化算力网络
中国通过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优化算力资源配置,推动东西部算力高效协同。2024年10月,《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发布,明确了算力保障与流通标准,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。
新疆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核心区,凭借能源和区位优势成为算力产业布局重点区域。《中国(新疆)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》强调数据中心建设,推动其融入国家算力网络。
—典型案例—
算力项目落地
总投资超5.6亿元,提供“1-5-20”超低时延圈覆盖西北地区,辐射全国乃至中亚。预计2024年底,算力集群规模将达 26500P,支撑影视渲染、大模型训练等多领域需求。
总投资1.3亿元,占地730平方米,聚焦人工智能模型数据处理及算力租赁服务。基于霍尔果斯独特的区位优势,该中心为中亚、欧洲市场提供高效算力支持。
投资百亿元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算力服务中心。通过智能算力支持,加速中亚及南亚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。
—市场机遇—
全球算力合作的新蓝海
新疆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核心区域,利用其能源和区位优势,为中亚五国提供高效的算力支持。例如,霍尔果斯智算数据中心降低了中亚企业20%-40%的数据处理时延,节省约5000万元技术成本。
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在“一带一路”算力合作中,开始应用中国算力服务优化农业和物流供应链。
中国与沙特、阿联酋等国家在算力领域展开深度合作,例如,沙特“2030愿景”项目与中国“东数西算”结合,建设面向智能能源管理的超算中心。
2024年,中国企业协助阿联酋打造了覆盖中东市场的人工智能训练平台,优化物流和医疗领域应用。
新加坡在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扩建项目中引入中国算力技术,为金融科技和生命科学提供服务。
越南和印尼电商领域对AI算法需求高涨,中国企业通过算力租赁支持了当地平台,帮助提升运营效率。
华为在南非建立的超算中心,已为超过300家科技初创企业提供支持。
在尼日利亚,算力解决方案被用于开发智慧农业平台,提升粮食生产效率。
中国与德国合作,建立专注自动驾驶数据处理的跨境算力中心,为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支持。
意大利与中国合作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,用算力技术实现文物高精度存档。
巴西农业与中国合作,应用AI技术优化生产,依托中国的算力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管理。
智利启动了与中国的跨境数据试点项目,用于矿产资源数字化管理。
在绿色发展方面,“一带一路”算力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活力:
●喀什智算中心60%的电力来源于太阳能和风能,每年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●到2025年,新疆绿色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元,其中约70%服务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跨境需求。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双重驱动,不仅推动中国算力产业实现区域协同,更向全球输出高效的算力服务。
通过政策、技术与市场的联动发展,中亚、西亚、东南亚、非洲、欧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数字经济建设将实现质的飞跃。
作为深圳政府备案的城市数字化服务商,智云算能能够为各行业提供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帮助企业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。未来,智云算能将继续支持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,推动企业迈向更智能、更环保的新时代。
感谢您的阅读
期待您的互动、反馈📝
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
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
咨询与合作:zysn@witcloudnet.co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