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中心减碳大考:AI是助力还是挑战?
在绿色、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,数据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节能挑战。随着高算力需求的急剧增长,传统的节能方法,如设备升级和绿色能源的使用,已难以满足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能效要求。特别是2023年,中国在用算力中心的总耗电量已达到150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5%,这进一步加剧了节能压力。
然而,2024年5月,国务院将“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”列入《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,为这一“电老虎”带来了减碳挑战。
在算电协同、源网荷储等大趋势下,AI技术的赋能成为推动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的关键力量。AI不仅能够与传统的楼宇自动化(BA)系统结合,解决制冷系统中的最佳控制点选择问题,最大限度地降低40%的制冷能耗,还能够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实时优化,协调计算任务与电力需求的关系,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能效提升。数据中心在减碳之路上,正借助AI的“智慧”,从“电老虎”转型为“绿色守护者”。
小智将与您深入探讨AI如何助力数据中心在绿色节能方面的技术应用与落地路径,为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切实可行的节能解决方案。
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,它正逐渐成为提高数据中心能效的重要工具。AI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对设备、系统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、分析,并自动调整工作状态,以达到节能的效果。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优化中,AI技术显示出强大的潜力。
数据中心的能耗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:IT设备、配电系统和冷却系统。特别是冷却系统,因其高能耗和复杂性,成为节能的重点。传统冷却系统通常通过机械方式维持环境温度,但这对于不同负载、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且能耗大。
AI则通过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算法,能够实时监控环境参数(如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),并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、环境变化来智能调节设备的工作负载,从而提高冷却系统的能效。
例如,谷歌的DeepMind团队自2016年起就开始运用AI来优化其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。通过分析冷却系统的运行数据,AI系统每5分钟会为工程师提供关于如何优化电力使用的建议。2018年,谷歌宣布其AI优化系统帮助公司节省了约30%的冷却能耗。
此外,AI还可以预测不同工作负载下的冷却需求,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,实现动态优化。这一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能源成本,也推动了数据中心节能的行业进程。
AI在数据中心节能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几种技术路径来实现,其中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。
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不断从数据中学习,优化冷却系统的运行参数,基于业务负载、环境变化来预测冷却需求。例如,华为在其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中运用深度神经网络(DNN)对冷却系统的能耗与机房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,从而实现精准调节。通过这样的优化,华为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效提升了8%-12%。
另外,深度强化学习(DRL)可以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优化数据中心的IT设施和冷却系统。深度强化学习通过对系统中多个变量的优化决策,能动态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,以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优的能效状态。
例如,腾讯利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模型,精确预测冷机的能耗,通过不断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,最终将冷却系统的功耗预测误差控制在3%以内。这种基于AI的节能优化技术帮助腾讯在节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近年来,AI节能系统的部署从传统的集中式模式逐步转向“中心+边缘”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数据中心的AI节能系统被分布到各个边缘节点,进行本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。
这种分布式架构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,还能够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,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。边缘计算节点通过收集本地的数据,如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,并进行实时分析,优化设备运行。
例如,阿里巴巴在其数据中心应用了这种中心+边缘模式,在边缘节点实现了冷却系统的智能化调节,同时将控制信号反馈到中心节点进行全局优化。通过这种协同工作,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心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,也在高效的运维管理中降低了整体能耗。
在我国,政府对绿色数据中心的政策支持不断加码。根据2023年的数据,国内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PUE已降至1.3以下,而全国最优水平达到1.08,接近世界领先水平。
与此相比,老旧数据中心的绿色技术应用仍存在差距,PUE值普遍偏高。为了弥补这一差距,政府与企业正在积极推动“老旧小散”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。
例如,中国电信与华为联合发布的《PUE数字化技术白皮书》指出,AI和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仿真与监测多数据交互,为冷却系统提供优化建议,从而提高PUE效率。这种基于AI技术的改造方案为老旧数据中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节能路径。
数据中心运营商如何借鉴与实施
对于数据中心运营商来说,借鉴AI节能技术的成功经验,需要结合实际情况,逐步实施以下几个步骤:
数据中心运营商需要首先建立全面的数据采集平台,实时监控各个环节的能耗情况。包括环境参数(温湿度)、设备运行状态(IT负载、冷却设备运行状态)等信息,构建数据中心的数字化孪生模型,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。
基于已有的数据,运营商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环境的AI算法。可以从机器学习、深度神经网络、深度强化学习等技术中选择最适合的算法,进行冷却系统和IT设施的智能调节。
通过算法的应用,对冷却系统、IT设备、配电系统等进行动态调节,提升整体能效。例如,通过实时调整冷却设备的运行模式,避免设备过度运转,减少不必要的能耗。
随着数据量的增加,边缘计算的作用愈加重要。运营商可以考虑将AI节能系统分布在数据中心的边缘节点,实现局部优化和全局协同优化,提升整体节能效果。
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,未来的数据中心节能将不再仅限于冷却系统的优化。通过跨层联动的节能技术,AI将在整个数据中心的IT设施和冷却系统之间实现协同优化,避免单一系统节能导致的反效果。
例如,未来AI将结合IT负载与冷却负载,动态调整资源分配,从而在保证冷却系统效率的同时降低IT系统的功耗,形成整体的节能效应。
AI技术将助力数据中心从单一的节能手段向更加智能化、综合化的节能解决方案转型,推动数据中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作为深圳政府备案的城市数字化服务商,智云算能能够为各行业提供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帮助企业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。未来,智云算能将继续支持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,推动企业迈向更智能、更环保的新时代。
感谢您的阅读
期待您的互动、反馈📝
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
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
咨询与合作:zysn@witcloudnet.com
